职工风采
习近平总书记说:雷锋精神是永恒的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。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,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。
在天芪生物公司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朝气蓬勃、不忘使命,他们勤勤恳恳,奋勇前行,他们在平凡中沉淀自我,在普通中绽放光芒,他们是新时代“雷锋精神”的发扬者、践行者。
车间里的“顶梁柱”
2020年,来到天芪生物公司的孟军,成为质检中心提取车间的一名技术人员。70后的他,身上既有中年男人成熟稳重的气势,眼眸中也不缺年轻人那蓬发的朝气。
“我觉得陕北挺不错的,虽然气候环境与关中有点区别,但都决定要来这边发展了,就要铆足劲干下去。”他言出必行。
作为一名久浸此道的提取技术人员,他一来就开始着手准备提取车间的相关设备、工艺建设、水电管理、人员安排等相关方面的问题,并将这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。但因为初次接触黄芪这类中药材的提取,不懂得、不会的他都悉心请教曾经的老师、同行,文库中各类提取相关的文献、技术专利则成了他夜夜伴身的读物。
2021年全年时间,孟军始终坚持在车间一线,极少休假,于2021年末圆满达成车间初步建设完毕及车间试生产任务,在同事们眼中,他是工作的一把好手,也是特们眼中的“好大哥”,他常乐呵呵地说着:“咱就是学雷锋,踏踏实实,干好自己的工作。”
同事眼中的“百事通”
“建国,餐厅的灯坏了去修一下。”“建国哥,我宿舍的窗户关不上了,麻烦帮我修一下。”每次回应的都是相同的一句“好,没问题,交给我。”
后勤保障人员张建国总是干活最麻利的那一个,总是早早来到单位,提着自己的小工具箱,日复一日地埋头于排除公司安全隐患,解决相关后勤保障问题之中,或是扛着梯子爬高爬低,检查电力系统。这样的流程自从他去年6月来到之后,每天都在重复。
遇到电工方面的难题,就学习就找人请教,遇到工程的难题,就从头开始学,从头开始练!他坚信着勤能补拙,日日夜夜,一点一滴地学习拓展着自己的技术,练就出自己一身过硬的技工本事。有时为车间铺设电路干到凌晨三四点,有时忙的连饭都没法按时吃上,哪怕劳累了一天,同事宿舍出了什么小情况,他也总是热心地去帮忙,提着小工具箱的身影,是公司里的一处安心。
“既能帮助同事又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我感觉很充实。”张建国脸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。
前处理上的“好把式”
雷锋同志曾说过:“世界上最光荣的事——劳动。世界上最体面的人——劳动者。”
在天芪生物公司前处理车间,年过50的杜芳梅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“杜阿姨。”
从2019年公司前处理车间运行开始,杜芳梅就在此开始工作了。从最开始的捡片、常压罐装开始做起,到后来产品种类拓展后的真空包装,从最开始的手工切片,到后面的机器切片,她都紧紧跟上,一直活跃于前处理的一线里。
为了更好地适应工艺及市场需要带来的变化,她常常主动申请加班,主动申请学习新工艺、新机器,常常干到太阳下山,每次都是最后离开的那一个。正是靠着这股认真踏实的劲,她总是能把细致的捡片工作做到最好,错误最少,就连步骤较多的礼盒包装也是很快掌握,只要是前处理的工作,她一定是最优秀的之一。
杜芳梅常说:“劳动让人更加振奋,劳动使我快乐,我愿成为一颗基石,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。”(天芪生物公司 姚更元)